发帖
楼主: 金色西溪

癸卯闲录·读书两则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主题

160

回帖

39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04
金钱
1540
威望
2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2-9-2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1 11:00: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壬寅随笔读柏拉图《理想国》
(写于2022年5月)

雅园访古思,大厦探基石。
爱智无嫌晚,反真有恨迟。
洞穴迷暗影,理念耀明识。
五十以学易,闻道致良知。

注:
1.“雅园”。即“雅典学园”,又称“雅典学院”,柏拉图在雅典举办。在柏拉图的领导下,学园集中了一大批精英人物,对各个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成为当时希腊世界的学术活动中心。配图即是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创作的壁画——《雅典学院》。

2.“爱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人的快乐分为三类,对应灵魂的三个部分:“欲望”对应“爱钱”或“爱利”;“激情”对应“爱胜”或“爱敬”;“理性”对应“爱智”或“爱学”。柏拉图把哲学家成为“爱智者”。

3.“反真”。《庄子·秋水》:“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陈鼓应今译:“谨守这些道理而不违失,这就叫做回复到天真的本性。”

4.“洞穴”。是《理想国》——也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隐喻——“洞穴隐喻”。囚徒困于洞穴,将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像作为真实的存在。有囚徒偶然挣脱桎梏,走出洞穴,发现外边光明的世界才是真相,之前所见全是假象。他返回洞穴想救出同伴,同伴并不相信他,反而觉得他眼睛被太阳烤坏了,居然不能像以前那样辨识“影像”了。因为那些蒙昧的囚徒,已经习惯了生活在幻影里,并不想改变,而且把所有想要做出改变的人看作是疯子。于是,那个走出洞穴的曾经的囚徒,“他宁愿活在人世上做一个贫穷的农奴,受苦受难,也不愿和囚徒们有共同的意见,再过他们那种生活。”

5.“理念”。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他的哲学亦因此而被称为“理念论”。他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6.“五十以学易,闻道致良知”。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五十岁开始学《易》不嫌迟,我五十多岁开始学西哲也不应该嫌迟。所谓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中哲西哲并无本质的区别,都不过是“致良知”的学问,也就是——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8

主题

8112

回帖

4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4932
金钱
23526
威望
273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2-12-5
发表于 2023-12-11 11:37: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欣赏佳作,点赞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4 天

[LV.6]常住居民II

166

主题

5409

回帖

3万

积分

钻石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222
金钱
22030
威望
436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18-7-6
发表于 2023-12-11 15:49: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拜读了老师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主题

160

回帖

39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04
金钱
1540
威望
2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2-9-2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5 10:16: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壬寅随笔读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本体欲何求?四因复探幽。
太初实是者,有道元一由。
圣域滥觞泛,长河涌巨流。
登高观胜景,本性几曾丢!

附记:

1、读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一次特别艰辛、乃至痛苦的经历。艰辛在于阅读理解的困难,痛苦在于意识到自身知识的狭隘与思辨的乏力。每次翻开这本书,看到开篇第一句话:“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仿佛就有一种受虐的快感。边读原著,边上网查看一些书评或解读,感觉业余读者的感受大致相同。有人说的好:“胜峰深处,有奇异美景,也有迷惑深沉,更有骤登高原之呼吸困难。当艰难的研读不断持续,不再有智识上的欢愉的时候,凭着坚韧的意志和信心,以及一点微光,在暗夜中行走,直到晨曦初现,花香满径。”

2、“形而上学”,西方哲学三大研究领域之一(另两个是“经院哲学”和“政治哲学”),负责研究存在,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

曾听到我喜爱的“思想史万有引力”有一期讲“现代哲学的终结”,讲到“形而上学的终结”,比较有意思,文字如下:从亚里士多德到斯宾诺莎传承下来的宏大的形而上学体系,在维特根斯坦这里走向了终结。维特根斯坦说,对于不可言说的我们必须保持沉默。维特根斯坦敏锐看到了人类探索世界的边界,从而终止了形而上学。维特根斯坦认为,人类的经验是由语言构成的,但我们无法证明语言和世界的本质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因果联系,所以形而上学注定无解。尽管二十世纪世界各个哲学流派在目标和方**上存在着巨大的不同,但是在这个基本层面却达成了共识:那就是人类真正洞悉宇宙的秩序是不可能的。人类不仅被困于有限的肉体感官,还被困于语言的边界,我们思考和感知的永远只是表象,形而上学不可检测,这个世界不可以被证实,这彻底埋葬了形而上学。形而上学被埋葬,是现代哲学最重大的变革。煌煌两千年的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从此成为历史中飘荡的尘埃。

但这能说明形而上学错了吗?

近日读到一篇介绍杨振宁的文章,讲述其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对根深蒂固的强相互作用下宇称守恒的颠覆时,说:

“当我们说推翻了一个现有的理论时,其实并不是说现有理论错了,而只是将现有理论的适用范围框定在某个精度之下。

如果未来有一天,科学家告诉我们现在的量子理论是错误的,能量守恒也是错误的,那也并不会导致我们今天在这些理论下发明的手机、电脑突然就不工作了。我们可以跟那时的人说,对不起,在我们当前的适用范围中,这些理论会一直、永远正确下去。在相对论’推翻’牛顿力学的一百年后,人类所有的航天发射依然只需要用到牛顿力学。科学精神让我们正确认识科学理论的错误。”

认识“科学理论”如此,认识“哲学理论”亦然。

3、“本体论”和“四因说”。“本体论”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的哲学理论,是《形而上学》中讨论的最核心的内容。“四因说”是《形而上学》中反复提及的宇宙万物存在的四种原因: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

4、“实是”和“元一”。也是《形而上学》中反复提及的两个基本等同的重要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主题

160

回帖

39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04
金钱
1540
威望
2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2-9-2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9 09:59: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辛丑杂记读王阳明《传习录》四首
(写于2021年5月)

其一:
洗心危坐读阳明,
昏愦新燃暗室灯。
习理传儒融释老,
天开图画起知行。

(注:朱熹评孔子:“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阳明心学又把孔孟儒学发展到新高度。张岱评阳明:“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


其二:
淋漓沉痛论塞源,
去蔽克私教大端。
斯世良知谁与望?
圣愚心体一同然!

注:读《答顾东桥书》之“拔本塞源”论,心意难平。观照当世,消费至上,娱乐至死。邪说乱行,名利牵制。良知蒙尘,心智遮蔽。横流人欲,几灭天理。“圣人之学日远日晦,而功利之习愈趋愈下。”岂不恨恨!其结语曰:“所幸天理之在人心,终有所不可泯,而良知之明,万古一日,则其闻吾‘拔本塞源’之论,必有恻然而悲,戚然而痛,愤然而起,沛然若决江河而有所不可御者矣!非夫豪杰之士,无所待而兴起者,吾谁与望乎?”又读梁启超按语:“王子此言,何其淋漓沉痛,一至于是!读之而不羞恶、怵惕、创艾、奋发者,必其已即于禽兽者也!其所谓称名借号曰吾欲以共成天下之务,而诚心实意乃以济其私而满其欲,吾辈不可不当下返观,严自鞫训曰:若某者,其能免于王子之所诃乎?若有一毫未能自信也,则吾之堕落,可计日而待也。”同然有感。


其三:
胡用功夫五十年,
于今吾始遇真贤。
有心闻道岂嫌晚,
幸此良知尚未偏。


其四:
传习诲谕始吾聆,
甘作私淑效圣行。
仰止先哲门外立,
一生伏首拜阳明。

注:见日本人东乡平八郎“一生伏首拜阳明”,为之凑成四句,同膜拜。

补记:月前游湘湖,游德惠祠、道南书院,乃识杨时--“程门立雪”的主角、二程的高足、朱熹的师祖、陪祀孔庙的圣哲大儒。之前竟毫无所知!惭愧之余,乃上追孔、孟,下达程、朱,以至陆、王,把儒家从理学到心学粗粗了解一遍,好歹记住几个名词、几种说法、几位人物。期间恰好又看到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王德峰谈王阳明和《传习录》:“王阳明心学是中国哲学的最高成果,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最高凝聚……《传习录》是每一个中国人--至少是中学生--必读的。在台湾如此,在大陆如何?……”再次惭愧之余,乃收拾“放心”,有了这段时间的“日用工夫”,也是对阳明心学三大核心之一“知行合一”的落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92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19

主题

1万

回帖

24万

积分

稠坛嘉宾

当代卡西莫多

Rank: 8Rank: 8

积分
247734
金钱
62924
威望
67523
精华
30
注册时间
2010-6-10

优秀网友浪漫勋章民意领袖男原创写手勋章爱心勋章美食达人K歌达人

发表于 2023-12-19 11:21: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送出团圆月x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4

主题

160

回帖

390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04
金钱
1540
威望
20
精华
0
注册时间
2022-9-20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0 10:3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辛丑杂记读《陶渊明集》三首
(写于2021年6月)

其一:
靖节诗香伴酒香,
读之不免自倾觞。
千年真意岂相异?
且共酣中余味长。


其二:
不与樊笼名利争,
归来把酒赋闲情。
偶然采菊东篱下,
思赴桃源道武陵。


其三:
名士友圈聚世说,
风流魏晋此为多。
无如陶令息交后,
寄傲壶觞自在歌。


补记:
余昔读《世说新语》,魏晋名士网罗殆尽,鲁迅夸为“名士教科书”,我叹为“名士朋友圈”,惜竟无一则提及渊明!后世学者因大隐缺席而猜测纷纭,或云身微寒,或云非高官,或云成名晚,或云少文献,或云非主流,或云隐非方……但见五柳先生衔觞斜睨:“与我何干!”

今细读陶集,究其被“名士朋友圈”所弃,《归去来兮辞》中已有交代——请息交以绝游。类言之,退群了,退圈了,删微信了,失联了。促成孤傲的渊明远超拔于当时名士之上,成就中国诗歌个人第二座高峰的,概亦因此六字——请息交以绝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义乌稠州论坛

关注公众号

下载客户端

客服热线:9:00-16:00

0579-85099500

公司名称:义乌好耶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浙江省义乌市人力资源产业园10楼

浙B2-20070208-3
浙公网安备 33078202000157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5723号
Copyright © 2024 义乌热线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返回顶部